正文
今天是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了,明天正式进入国庆长假,有人开启旅游模式,还有人仍在默默工作。
有人问如果国庆长假8天都上班,工资怎么算?
我们首先得了解这8天假期的构成,接下来才知道怎么去计算工资。
一、2025年国庆节8天长假构成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庆节法定假日为3天,即10月1日、2日、3日,中秋节法定假日为1天,农历中秋当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5年的国庆节假期与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连休,假期从10月1日至8日,共8天。这8天假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国庆节法定假日,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法定假日,2025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10月6日,因此10月6日为中秋法定假日。
正常休息日,10月4日(周六)和10月5日(周日)。
调休的休息日,假期中的10月7日(周二)和10月8日(周三)是借用了后面的周末(10月11日)和前面的周末(9月28日)调休而来的。
因此,这8天假期的性质是:
10月1日、2日、3日、6日属法定节假日(共4天)。
10月4日、5日、7日、8日属休息日(调休或正常周末,共4天)。
二、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依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需注意的是,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不能用补休代替加班费。休息日安排加班,优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才要支付加班费。
实务中最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是对《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中“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的理解。
这300%是指另外支付200%再加上本薪100%(当天带薪工资)=300%呢?还是在100%本薪之外另付300%?
其实,原劳动部早有解释,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以及《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是明确的,即应另外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025年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5〕1号)对此再次明确:职工在法定节假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依法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另外支付”意思是这300%是纯粹的加班费,不包含劳动者当天本应享有的带薪工资。如果将300%理解为另外支付200%,实际上就是未足额支付工资了。
三、2025年国庆节8天假期上班的工资计算
1、法定节假日安排正常上班的工资
当天带薪工资(即使不上班也有):100%(已含在月薪中,平时可能无感)
额外加班工资:300%
总计:100% + 300% = 400%
10月1日、2日、3日、6日法定节假日共4天,4×400%=1600%
2、休息日安排上班的工资
在10月4日、5日、7日、8日这4个休息日正常上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首先考虑安排同等时间的补休。如果在后续无法安排补休,则必须支付200%的加班工资。
总计4天休息日,加班工资为4×200%=800%
3、8天正常上班总收入与加班费
将两部分相加:
8天总收入 = 法定节假日总收入 + 休息日总收入 = 1600% + 800% = 2400% 的日工资。
8天加班费 =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 休息日加班费 = (4天 × 300%) + (4天 × 200%) = 1200% + 800% = 2000% 的日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还涉及到计算基数问题,日工资=月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21.75天。
各地关于计算基数的理解存在差异,有按上个月工资标准作为计算基数的,有按当月应得工资作为基数的,有支持约定计算基数的,大家需结合本地的司法实践做法去理解。
举例,如果日工资200元,则国庆长假8天上班(正常8小时)总工资收入为4800元,这是包括法定节假日正常工资情况下的金额(以日薪方式直观计算,实际上大多数人是月薪制,不会看得这么明显,因为月薪中已经包含法定节假日的本薪了),如果只是算加班工资,则为4000元。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